top of page

「糖尿病」-您不可不知的新興醫療模式

日期:94.3.23 於台北


  在現今物資充沛的生活中,「糖尿病」已成為人們健康的一大殺手。從現代的醫療常識中,我們知道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的疾病,患者必須學會自我管理的技巧,才能使疾病獲得良好的控制。如果未加妥善管理,患者可能會面臨失明、截肢、腎衰竭與早逝的嚴重後果。


從過去的歐美實證醫學研究文獻可知,已有證據指出:妥善的管理與護理可以讓病患免於糖尿病併發症的威脅。不良的自我管理原因,通常不只是因為缺乏良好的醫療衛生教育,更因為患者本身缺乏有效的心理社會支持,以監督自我護理的效能。臨床健康心理學家的角色,就是要瞭解影響糖尿病患者心理狀態的因子,以及對此疾病有效自我管理的相關因素。


  事實上,糖尿病是一種慢性多器官的系統性疾病,所指的是不正常的高血糖含量。雖然,早在西元前十六世紀,Eber Papyrus就已經發現了糖尿病的現象,但是,直到1898年Paul Langerhan才發現胰臟內的某種特殊細胞壞死,與糖尿病有關。


  糖尿病的有效療法,也一直等到Banting與Best分離出胰島素後,在1922年才首度應用於治療糖尿病。由於胰島素的功能是調節血糖濃度,同時也是葡萄糖轉換為能量的必須媒介。因此,當體內胰鳥素分泌不足,或是身體無法有效地使用胰島素時,體內的葡萄糖濃度就會累積並升高,直到尿中也充滿了葡萄糖。一般而言,糖尿病的症狀通常包括了口渴、頻尿、虛弱與體重減輕。


  糖尿病在已開發中的國家相當普遍,大致名列第四大死亡原因;相關研究指出,兒童期的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其生命期望值只有非糖尿病患者的50%,即使是兒童期之後才患有此種疾病,病患的生命期也會減少30%。根據英國的研究顯示,這種疾病導致殘疾的總機率是非糖尿病的2-3倍,同時也是造成當地生產力人口失明最常見的單一病因。除此之外,約有50%的第一型糖尿病可能會併發腎臟病。而在美國,糖尿病已經是45歲以上人口發生殘疾的主要原因。


  醫療上,糖尿病可分為兩種類型:「第一型糖尿病」,這是因為胰臟停止製造胰島素,使得病患必需倚賴每天注射胰島素才能活命。此型好發於任何年齡層,不過,通常會在30歲之前出現,發生率的高峰出現在青少年期。研究顯示,此型的患者約佔糖尿病患者的15%,而且男女發生率相當。不過,在過去十幾年來,5歲以下的兒童型糖尿病的發生率有明顯增加的趨勢。而且,截至目前為止,引起第一型糖尿病的原因仍不是很清楚,舉凡遺傳、自體免疫與感染等的因素,都有可能是致病的原因。


  「第二型糖尿病」則是因為胰島素分泌不足,而導致抗胰島素的效應增強。儘管大約有90%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可以經由飲食與運動來治療,可是絕大部份的患者還是選擇服藥(50%)或注射胰島素(20%)來控制。就糖尿病的發生比例而言,此型約佔85%,而且通常發生於中年,盛行率也隨者年齡而增加。此型通常都是緩慢發作,平常也不會有太大的症狀;因此,幾乎需靠每年的定期健康檢查,或是在檢驗其他徵狀的過程中發現。一般相信,第二型糖尿病具有強烈的遺傳性,而肥胖、飲食無度與缺乏運動也容易造成糖尿病。


  目前,治療這二型糖尿病的目標都放在血糖的控制。而近期的糖尿病控制與併發症試驗是一項重大的研究:它確認了大多數健康專業人員的看法,即嚴格的控制血糖可以避免或延遲併發症的發生。糖尿病患者除了血糖的控制外,最重要的還需要患者負起照顧自己的責任,而自我管理的目標除了使用藥物外,還必需定期運動,遵從特殊的飲食指示,更改進食時間,或以活動量決定進食量。


  國內目前對於「糖尿病」的醫療仍著重在藥物的治療上,顯少加入心理社會的「全人觀」醫療照護。隨著醫療的進步以及國內心理師法的通過後,如果能結合在醫療體系服務的臨床心理師,加入心理社會醫療的協助,進一步提供糖尿病患者「全人」的醫療模式,依據歐美先進國家的實行經驗結果顯示:結合健康心理學的「全人」醫療模式,可以帶給患者更多的醫療福址與效果。


臨床心理師可以提供什麼樣的心理醫療服務?以下即為歐美國家實行多年的臨床心理健康照護經驗:許多的研究顯示,壓力可以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個體的代謝控制,直接的影響來自於經由生理負回饋機制所帶來之壓力荷爾蒙分泌量的增加,進而導致血糖濃度升高;而間接的影響則來自於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進而影響血糖的控制。近10幾年已有研究指出,高度壓力並不一定會全然造成代謝控制惡化的現象。原因是壓力雖然是一個危險因子,但是個體處於壓力時,其所擁有的社會支持等等,顯然可以成為重要的緩衝因子。而這些發現,就某些方面而言,取決於個體自身對壓力的評估方式。


隨著醫療環境的進步與患者對醫療服務的要求,歐美的健康照護系統都越來越重視患者的生活品質,並且體認到生活品質與傳統生物醫學的評估結果,是同樣的重要。原因無他,因為人是一個複雜的個體,疾病、藥物治療、生活環境等因素,皆會影響患者的心理社會功能,而這種功能受到影響時,最直接且具體的表現便是對個體「生活品質」的影響。因此,在心理社會醫療服務上,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如何增進或維持生活品質又顯得隔外的重要。


  罹患糖尿病所帶來的心理衝擊對患者自我管理上,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實證的報告指出:若患者本身對糖尿病患的社會適應結果有負面的認知,就會導致糖尿病的死亡率增加。由於,糖尿病衝擊著病患生活的各個層面,所以心理社會的安樂就成為成功管理疾病的必要條件。此外,在心理健康方面,糖尿病患者罹患焦慮與憂鬱症的比率是否高於一般人?答案是否定的。雖然,糖尿病患者確實會出現精神方面的問題,但是他們罹患憂鬱症等臨床精神疾病的發生率,與一般人並無顯著的差異。


  從歐美先進國家針對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社會因素研究結果顯示:這類病人的社會適應或情緒反應,反而是在傳統醫療模下時常會被忽略的症狀,而這些症狀則包括了與負面情緒有關的焦慮、無臨床症狀的憂鬱情緒、低自尊、和罹病相關的恐懼與憂心等。雖然這些問題可能並未嚴重到可以藉由臨床診斷檢查出來,但是這些問題卻可能嚴重地困擾著病患及家屬。雖然,從過去的研究結果我們知道,憂鬱和焦慮會讓普通的生活事件變得麻煩,也會弄亂糖尿病患自我管理的需求,進而造成不遵從醫囑的行為與不良的代謝控制,但我們卻對此症患者一般性的心理適應反應所造成的長期影響所知有限。隨著未來加入臨床心理師的心理社會服務,這類的問題,將可以逐一被解決,進而提供「糖尿病」患者有別於傳統醫療外,更完善的心理社會健康照護。


  臨床心理醫療在「糖尿病」患者治療上所扮演的角色是什麼?在過去的歐美先進國家,這類病患惟有經過轉診才能獲得心理醫療,而且通常只限於問題很嚴重的病患。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大體有三個可能原因:(1)沒有足夠的資源能夠提供定期地特殊心理性支持服務;(2)沒有實證研究證實心理性支持的效果;(3)即使這樣的資料是足夠的,有些病患可能會認為轉診到心理健康專業那兒是一種重大的侮辱。


  不過,近年來在國外,糖尿病病患的健康照護逐漸受到重視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醫療服務品質的相對提昇,另一方面是因為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與其他慢性病患都有長期慢性的心理問題,造就了健康心理學的快速掘起。其中,患者所面臨的長期慢性心理問題,以焦慮與憂鬱症居多。在國外,已有壓倒性多數的病患開始並渴求心理性的醫療照護,也從中獲取了治療的益處。甚至有些研究顯示,只強調醫療與資訊傳遞的治療取向,和同時考慮患者的認知信念並採納心理社會介入法的療效相比,其效果可能比較差,同時還可能會降低治療的遵從性、導致患者回診意願不高,進而增加了併發症的發生機率。


  最近一份研究結果發現,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不但無法適應診斷結果(31%),而且容易因該時期的不適應,進而導致慢性心理問題與不良的醫囑遵從行為。更糟的是,只有大約24%的病患在得知診斷結果時,會得到有關診斷結果的訊息及其意義。基本上,糖尿病的診斷確立不僅需要心理社會上的調適,通常還有工作上的調適,也包括自我健康管理的程序教導學習。研究的結果也顯示,在確立診斷的同時與關鍵性的第一年適應期間,病患的健康管理應引入系統化的心理性照護,而這種心理性照護,對於預防長期之生理與心理健康併發症而言,將可能會是一種投資報酬率很高的健康照護模式!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