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家有過動兒?

日期:92.03 於台北


  你的孩子有下面的情形嗎﹖比較不能夠專心,不能夠集中精神,比較容易分心,常常喜歡亂跑亂跳、爬高爬低的不怕危險。精力旺盛,沒有耐性,很容易激動,不聽話;學習上有些困難,外型上比較瘦弱。他可能是過動兒。


過動兒的主要症狀


  1. 孩子的活動量很大:過動兒不僅活動量大、高,而且在質的方面是沒有明顯目標的「盲動」。

  2. 他的注意力不足:過動兒在注意力的「深度」與「廣度」上有明顯的缺陷。深度:如一個人在讀書,縱使天塌下來,也不為所動。廣度:如童軍訓練中讓你看十件東西達一分鐘後,再蓋起來西問你可記得其中幾樣來,這是要你在注意一件事時很分散的注意。

  3. 激動和衝動性很明顯:他的情緒起伏改變非常大,常想到什就做什麼。

  以上三條件是缺一不可,另外,過動兒可能還會出現以下數種現象:


  1. 這些孩子中大多數都會出現一些行為管教上的問題。

  2. 他們絕大多數智能正常但是在學習上卻有困難。

  3. 會出現一些協調不好的神經學現象。如:兩眼協調不好,或是控制不了的手腳亂動等。

  4. 出現一些情緒問題,或因行為的受責罰而失去自信,或是學校或家庭給他不恰當的指導造成小孩的情緒不穩。

  症狀對過動兒的影響:這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由於具有注意力、衝動、學習及協調等問題,他們和正常孩子的成長有以下明顯的不同:


  1. 平均在校接受育的年限較短,他們在校內跟不上別人,求其是要憑成績進入高中時會產生困難。

  2. 工作時,被開除或主動更換工作的機會很高。

  3. 成長後發生意外、車禍及工作時受傷的比例較高。

  4. 即使結了婚,離婚的比例也較高。所以,過動兒在受教育、行為、人格成長、就業、成家、及家庭生活上都受到影響。他們實際上是需要繼續不斷地幫忙的。

造成過動兒的可能因素:


  1. 大腦功能的失調:有嚴重的腦部傷害(如:車禍、產前或產時的傷害)的小孩子,他後來會成為過動兒的比例很高。

  2. 環境因素:在一個爭吵的家庭中出生、成長的小孩,家裡父母不和諧、或管教態度不一致的孩子,他變成過動兒的機會較高。

  3. 遺傳的因素:過動兒的生父母有病的機率比養父母來得高。其生父母較常出現的有幾個問題:

  • 反社會人格違常:社會道德價值系統和一般較不一樣。

  • 父母是酗酒者

  • 媽媽常常歇斯底里者。有部分過動兒是因為遺傳因素使得他腦子裡某部分的功能有缺陷而變成過動兒。

  • 特殊的體質:有少數的孩子對某些食物旳成份或食品添加物特別敏感,而他的敏感表現在行為上,也可能會有過動兒的特徵。然而,具有前面所述症狀,並不表示這孩子一定是過動兒。

 他或許不是過動兒,他可能是:


  1. 精力旺盛,活動量較高:一個孩太活潑、太活躍,並不一定代表他在很多方面的控制較差而成為所謂的過動兒。只是與生俱來的比別人活動量大一點而已。

  2. 發展上的現象:年紀小的孩子活動量較大,大部分旳時候總是動來動去,跑來跑去,很難要求他靜下來。

  3. 情緒不好:當孩子生病、累了、餓了時也很容易產生活動量變大,變得不安的現象。有些孩子很可能晚上常做惡夢、睡不穩、愛哭、在飲食習慣方面也有一些改變,他們在情緒方面表現出很嚴重的障礙,可能是焦慮,或許是憂鬱。

  4. 甲狀腺機能太高:甲狀腺分泌的不平衡也可以造成活潑、好動的現象,不過這並不多見。

  5. 聰明、學習慾望強:這使得他對很多事情有興趣。一下子學天文、一下子學地理、等會研究植物,無所不來。他在一個場所常是滿場飛,跟這個朋友打招呼,跟那邊問幾個問題,跟這邊發表一下高論,這種孩子也可能不是過動兒。

過動兒的治療原則:


  1. 藥物治療:吃藥可以短期奏效。如果需要用藥物控制,家長一定要與醫師配合,用藥的劑量與反應是需要不斷地觀察才能找出最適當的份量。

  2. 行為學習(模仿):教師與家長要經常示範良好的行為,來讓孩子模仿與觀察,在指導時,說話速度要緩慢而有信心,並且儘量避免體罰。

  3. 認知學習:除了讓孩子多聽多看,增加他的知識以及概念的形成,以幫助他學習之外;也可以透過對事物、事理的認知,來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4. 操作學習(獎賞):如果行為的後果是他喜歡的,那麼他這項行為就會增加。教師與家長可以透過對行為效果的操作,來增加他一些應該有的行為。不管用什麼方法,最重要的出發點要基於愛心,這樣做父母的才能知道要幫助他就心須堅持下去,就不會半途而廢,教師的矯治計劃也不會變成偏差的計劃。

我們如何幫助他?


  首先,我們要有正確的了解這個孩子不是故意和我們作對,他只是控制能力差。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幫助他:


  1. 日常生活方面應盡量規律化。

  2. 每天給他適當的運動量,可是不要太累。

  3. 和他溝通的方式要越簡單明瞭越好。

  4. 要求不要太高太多。

  5. 管教的執行需要徹底且態度要一致。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