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心理學與精神科/身心科的迷思

日期:106.07 於台中


診斷的迷思:如果知道疾病名稱,就知道自己那裡出了問題


此思維方法或模式已經落伍了,也愈來愈派不上用場,而且通常都具有危險性,在某些方面甚至是專橫獨斷的。精神病學的新模式,稱之為「臨床神經學」,涵蓋影響心靈與大腦的所有層面。


新醫療方式所提出的一個根本概念:疾病的名稱與疾病的原因幾乎亳不相干。也就是說,一種疾病,多種原因,或者是一種原因,多種疾病。這樣的概念,在治療時的準則就會接近中醫在處理疾病的概念,即同病異治,異病同源


實際上並沒有所謂憂鬱的「疾病」,只是各種身體系統失調造成我們統稱為「憂鬱」的症狀。研究顯示,攝取麩質至少可能造成的55種「疾病」,包括:

  1. 精神疾病:焦慮、憂鬱、精神分裂(思覺失調症)、失智症、偏頭痛、癲癇與神經病變

  2. 自閉症

因為穀氨酸鹽(興奮毒素,一種過度活化與殺死或損害大腦細胞的物質)過度活化NMDA受體,會造成許多精神疾病。因此,麩質本身就可能成為許多不同「疾病」背後的單一原因。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在治療時必須要先解決問題的生理原因,心理治療才能生效。先修復生理機能,然後再進行心理治療,靈魂才能得救。也就是說,調整造成大腦功能障礙的重大生理失衡後,我們才可以成功地進行心理治療深入地探索心理與靈魂


自閉症的原因:影響大腦的生理系統失調


  1. 新陳代謝腦病

  2. 乃指來自腸道、免疫系統與毒素等大腦外部的訊息與噪音,造成大腦的功能障礙

如果免疫系統對體內微生物或病菌的反應攻擊,會影響大腦的運作,或是腸道所製造的分子會改變行為或認知,那麼,大腦當然是與身體的其他部分維持通訊的。


甜膩的大腦:就像糖漿一般緩滯

  1. 阿滋海默症有人稱為DM, type III,第三型糖尿病。

  2. 第二型糖尿病(DM, type II),得阿滋海默的風險一般人的4倍

罹患前期DM的人,認知衰退、記憶力不佳、喪失腦部功能的風險都比較高。


腦細胞的迷思:腦細胞一去不回頭?

  1. 近年研究:大腦本身可以修復、更新、療癒與再生。

  2. 人體可以製造新的腦細胞,可喚醒與活化受損的腦細胞,也可以改善腦細胞之間的繫(神經可塑性),這些都造成了改善的認知功能與驚人的復原。

  3. 神經元新生或創造新的腦細胞。

  4. 大腦具有可塑性

壓力、藥物、毒素與所有會造成發炎的物質,都會損傷海馬迴,殺死腦細胞與減少神經元產生


我們該如何降低腦部受損的風險?以下是我們應該注意的地方:

  1. 最佳腦部健康關鍵是多做一些有益於產生新腦細胞的事,減少殺死腦細胞的活動

  2. 壓力皮質醇(cortisol)會傷害海馬迴、損傷大腦細胞,導致記憶力喪失與失智。

  3. 利用放鬆降低cortisol level,可以透過神經元新生讓海馬迴變大。

修復自己的身體,就可以恢復耗弱的大腦,以及激發大腦的活力

bottom of page